• 如何看待大宗交易的机会与风险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8-12-6 22:25:33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从2002年6月罗牛山进行第一笔大宗交易至今,沪深两市 A股已共发生了上百笔大宗交易,涉及上市公司40多家。随着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及大宗交易制度的完善,近年 A股市场的大宗交易开始频繁起来。对于投资者而言,透过大宗交易看到市场所存在的机会与风险才是最重要的。

      正常来讲,大宗交易可以大大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表面上看,大宗交易有利于引入机构投资者,活跃股市,散户投资者将随之受益。同时,按照普遍的理解,机构重仓股经过换仓后,上涨行情往往可能随之而来。比较典型的是铁龙物流,在2003年10月机构大宗交易后,通过机构换仓,股价不跟随虽大盘,随即独立展开了一轮较长期的上升走势。但这种现象太少,统计资料显示,到目前发生大宗交易的公司,长期走势大多并不是很理想,并且很多公司相反随短暂冲高后开始暴跌。最典型的是大宗交易第一股罗牛山,到目前跌幅高达70%左右。其他发生大宗交易的个股中,到目前跌幅超过20%的占一半以上,而涨幅超过10%的不到10家,仅占20%。总体给我们的感觉是大宗交易发生后,风险似乎更大。发生大宗交易后,到目前涨跌幅情况详见下表。

      分析大宗交易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大宗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是一家券商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沪深两市的上百次 A股大宗交易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同一家机构旗下的部门之间发生的,而大多还是在同一券商同一个营业部内倒腾的;在我们统计最后一次发生大宗交易的44家个股的买卖双方看,买卖双方不是一家的仅有18家,仅占40%。这种同一旗号机构下的不停捣腾,到底有多少是内部交易,普通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因此风险也就会相对大些。从大宗交易后至今的涨跌幅上,涨幅最大的前10家个股,有60%以上的大宗交易并不是在同一家机构内进行买卖。这些市场的统计表现也证明了非同一旗号机构下的大宗交易可能机会更大些。

      另外,大宗交易在蓝筹大盘股中进行,其交易可靠性和真实性更可信。统计显示,大盘蓝筹绩优股发生大宗交易后,往往股价相对稳定,且稳中有升,如招商地产、长江电力、海螺水泥等,在市场背景不好的情况下,大宗交易后股价反而相对稳定,并相对大宗交易价格都有一定的涨幅。这主要是大盘蓝筹股在机构中持有比例较高,对个股的定价也相对稳定,不同机构之间为低成本交易手中的大盘蓝筹股而进行大宗交易的可靠性也就大大增强。

      但过多频繁的交易,特别是在同一机构之间频繁发生大宗交易,即使是大盘蓝筹股,其后的走势往往更不如人意。典型的如中国联通,在2004年年底和2005年年初,连续频繁发生大宗交易,一月时间内大宗交易就高达13次,并且交易的双方都是在"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阜外大街证券营业部",随后的股价明显下了一个台阶。同样像山推股份在2004年7月20日海通证券公司连续成交三笔大宗交易,随后股价就快速下滑。

      总体来说,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信息的不透明,想通过大宗交易来把握所有投资机会,比较困难。相对来讲,蓝筹股的大宗交易,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机会。但无论什么个股,如短期内突然连续发生大宗交易,特别是在同一机构内进行,就必须引起警惕。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