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散户大厅的喧嚣散去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2-26 10:37:23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那里,在前些年也曾是笔者战斗过的地方。笔者对于证券公司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来自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散户大厅。如今忽然要撤销,心里不免生出些许感慨。 尽管在此之前成名已久且夺奖频频,但笔者对著名演员潘虹的全部印象,还是来自于1994年一部她主演的电影《股疯》。在这部让她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电影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的影片中,潘虹将一位具有投机心理、泼辣但绝对不坏的上海女股民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而且,影片《股疯》所讲述的故事以及喧闹纷繁的场景,给笔者的记忆更为深刻。

      那是中国证券市场混沌初开的日子,也是中国证券业黄金般闪亮的一段岁月。影片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场景--狭小的证券营业部已经无法应付如同潮水般涌至的股民,以及潘虹饰演的公交车售票员范莉在炒股时,不得不跑到证券营业部对面的楼上用望远镜看行情。

      1992年,中国股市开始它的第一次牛市之旅,炒股的意识在大众中觉醒并迅速蔓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从没有像当时那样炽热和强烈。这一切,仅仅只是牛市的初演。

      而在1996年底,中国股市第一次真正的牛市行情开始之后,阳K线的红色照亮了天空,也映红了股民的脸庞。

      那时入市的投资者到证券交易中心申请开设证券帐户,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耗时近三、四个小时。一张成本最多一毛钱的开户申请表,必须得付一元钱甚至十元钱才能拿到。到证券公司开设资金帐户,起点是一万元--很多还设立在四合院中的北京证券营业部,开户的起点金额大都在五到十万元不等。

      在纯手工接单委托的时代,散户们为了完成一笔交易,怎样去填好一张委托单上的股票代码和股数,然后伸长脖子在一版版翻过的行情牌上寻找最新价格,再费力地挤到委托窗口,拼命递给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报单员,末了还要焦急地填上一张查询单,以查看是否成交。

      而关于散户大厅的记忆,永远都充斥着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的痴迷股友以及天价的盒饭、收市后留在座椅上为次日占座的茶杯或报纸。

      经年风雨,散户们甚至熟悉了散户大厅的每一块地板,每一个座位,每一根柱子,每一台电脑;熟悉了柜台里员工亲切的笑容或者傲慢的白眼和那些悲欢与共的散户兄弟;甚至清楚哪一台电脑好用,哪一台刷卡机反应迟钝。

      当时的一切都是那样沸腾,所有回忆都是如此鲜明。但时易势移之际,盛况早已不再。始于2001年的熊市持续四年,不仅令相当数量的投资人弃市而去,也令证券公司元气大伤。昔日多过米铺的证券营业部已经一家一家改换了门庭,勉强支撑的证券营业部,也早已门可罗雀,坚定的投资者甚至可以在散户大厅里支起乒乓球台,在开盘时间运动运动,或者凑上几个人斗上几盘地主。

      浮华已然散去,券商还在熬冬。曾经荣光的证券营业部正面临生死之劫。

      最新的压力并非来自于行业的清淡和客户的流失。3月17日,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同时,下调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水平,由原来的1.62%下调至0.99%。3月17日之前,券商可获得0.9%的息差收入。但一旦发生调整,息差就会剧减为0.27%。国内券商客户保证金总规模在1500亿~2000亿元之间,这样券商可能面临至少10亿元的损失。在此之前,券商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四块:投行业务的承销费、经纪业务的佣金、自营业务,以及客户保证金的息差收入。而对于证券营业部来说,其收入构成只有两块--佣金收入和息差收入。如果丧失掉息差收入,在行情冷清的日子,很难想像证券营业部的收入会有多少。

      熬不起,就只好撤,一些贱卖营业部的广告屡屡见诸报端。而撤销散户大厅,也无疑会让券商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这似乎已成为众券商的共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撤消散户厅也就意味着营业部在原有模式下的终结。传统意义上的证券营业部甚至证券行业已经走入死胡同,调整业态应该已是当务之急了。据了解,南方证券撤销营业大厅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而沈阳接近一半左右的证券公司已经撤消股票营业大厅;北京的券商们也计划逐步撤销散户大厅。

      看惯了股市数年潮起潮落的散户们,早已适应这样悲喜交集的生存方式。甚至固执地认为,只要还在市场里,就总有希望。

      但如今,那个曾让他们魂牵梦萦的行情显示屏将随着散户大厅一起渐行渐远……没了散户大厅的他们,回家就等于下了岗,数年风雨无阻的全勤记录结束了,而包括网络交易、电话委托等的新股市生涯又要怎样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