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方方面面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5 20:43: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yteytge)
  •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的问题。从债权融资渠道看,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自身又缺乏抵押品,基本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抵押贷款,同时,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无法像大企业那样获得信用贷款。担保公司也因怕风险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小企业授信户数不足9000户,贷款余额仅占内资机构贷款总余额的1.2%。而股权融资渠道也不畅通,由于利益驱动和风险考虑,风险投资机构目前注重对成熟期企业的投资,很少投资于创业期中小企业,注册在北京的80家风险投资机构2007年仅能对100多家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政府的引导基金从划拨改为股权投资,没能真正实现最初设计的引导作用。股权交易所不能提供标准化的股权交易产品,所以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极不活跃;二板、三板市场也迟迟未开。除债权和股权融资外,市场上创新的金融产品不够,政府支持推广的力度不大。一些支持性政策门槛设得过高,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修订得过高,使很多科技企业不能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各种原因致使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一、征信体系缺失是制约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首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商业银行而言,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不能真实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而目前现行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更为重视定量分析,评分范围和加权系数十分刻板,无法凸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同时,征信体系、法律制度环境的欠缺给经济造成的损失还具有放大效应,从而加剧融资矛盾。

    二、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只重视安全性,思想不够解放,产品创新不够。商业银行要求贷款的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因此通过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审批制度来控制风险,但中小企业具有点多、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多头开户现象普遍,使银行贷款管理的难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加之商业银行强调风险责任追究,缺乏奖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

    而且中小企业界定范围过大,不利于进行定向管理和专业管理。目前中小企业界定范围为: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领域,销售额在30000万元(含30000万元)以下;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领域,销售额在15000万元(含15000万元)以下,以上分类方法过于笼统,不能有效引导各参与方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组织形式、经营情况,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不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的还款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担保机构不够市场化和专业化,数量较少,没有分散风险的机制,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债权融资。担保机构应自主经营,依照规定程序对担保项目自主进行评估和做出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担保公司往往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多或少受到行政干预。既要求执行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又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保证资本金的保值、增值。这种双重任务导致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往往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资信等级的第三方企业的担保,使其在融资担保系统缺位的情况下,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同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实力和专业人才都有限,业务风险大于回报,而且没有渠道分散风险。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力度不大,社会各方没有形成合力。由于北京市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分布行业广泛,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足,无法掌握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没有明确提出重点支持的行业政策,没有甄别应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目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门槛过高,使企业很难享受到具体的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过于简单,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够强,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在地域、行业、产品、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对融资的不同需求。政府的引导资金从无偿划拨转为股权投资,要考虑项目的回报,没有起到放大的杠杆作用,不利于动员银行、担保机构、社会资金参与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五、融资产品和融资渠道都十分欠缺。有很多对中小企业有帮助的金融产品没有推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有巨大帮助的金融工具如融资租赁业务没有得到扶持和推广。而中小企业发债和改制上市也一直受到现行金融制度的强约束,渠道极其狭窄;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迟迟不能推出,阻碍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目前的股权交易所不是标准化交易,业务不够活跃,难以起到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