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家三兄弟程书林 程书森 程书忠:捧红牛骨头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52: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jhtikre) -
程家三兄弟(程书林、程书森、程书忠)
“堤角牛骨头”无疑是江城小吃界近年最大的黑马之一,很多人都有在路边小店手抓牛骨头大快朵颐的经历。是谁最先在江城卖起了牛骨头———
“捡”回来的牛骨头
1999年,程家三兄弟先后下岗。从肉联厂出来的大木就支了个早点摊卖牛杂面。
牛杂面生意还不错。每天晚上12点多,附近的牛羊加工厂宰完牛,兄弟三人就过去拿牛杂。厂里每天都有很多处理下来的牛骨头,直接扔到江边,有的骨头上还沾点没剁干净的肉。大木平时喜欢喝点酒,觉得牛骨头扔掉可惜,就每天拿几斤回来熬汤或卤着吃,味道还蛮好。后来干脆煮了一锅放在外面,给每位顾客送一碗。
有些顾客吃上了瘾,来消夜时点名要牛骨头。三兄弟试着改进了味道,然后每天拿回40多斤牛骨头,正式开卖。调制秘方做出品牌
不到一个月,牛骨头就卖火了。后来旺季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斤牛骨头。食客们还根据三兄弟的名字给取了个名叫“阿木怪味牛骨”。
据江堤乡街道办事处的汪汉斌介绍,“阿木”做火以后,堤角前前后后冒出共30多家牛骨头店,堤角牛骨头由此打出了品牌。
“当时家家都说自己是第一家。”阿木回忆说,“我们感觉,这样下去不行”。
小木的爱人是湖南人,擅做湘菜,加上请回的川菜师傅,两边切磋,四下打听,不断尝试,逐渐形成了由30余种中药材、卤料、调料调制而成的独家配方。
在此基础上,三兄弟以牛骨头为主,大作“牛文章”,把牛鞭、牛腿、牛杂全部利用起来,煎、烤、红烧,做出30多个花样。其中,甲鱼炖牛鞭、怪味牛骨头等五个品种,在武汉美食节上连续三年被评为“江城名小吃”。
30多家牛骨头店慢慢减少为十几家,到现在只剩下五六家。三兄弟还搞起了“批发”,卓刀泉、吉庆街等不少夜市排档都过来拿牛骨头。“贿赂”的士司机
小木说,“阿木怪味牛骨”从来没打过广告,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是靠顾客的口碑效应。其中,的士司机功劳不小,“二哥想过蛮多办法来‘贿赂’他们”。
晚上11点之后,来吃牛骨头的主要是的士司机。阿木认为,出租车的流动性大,如果能“拉拢”他们,在他们中间形成知名度,肯定能带回不少客源。于是,每次的士司机来消夜时,菜的分量总是特别足,三兄弟还主动上前递烟、搭腔,吃完后还送些他们打包带回家。
这种策略在长假时特见效。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阿木怪味牛骨店迎来不少外地游客,每天至少有80多张台子,其中不少是的士司机拉过来的。收学徒开加盟店
2003年,三兄弟注册了“堤角阿木”的商标。“阿木怪味牛骨”的名气越做越大,不少外地的餐饮老板和下岗职工过来拜师学艺。
刚开始三兄弟都有些顾虑,担心秘方外传,拒绝了不少人。但一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下岗女工坐了三天火车赶到武汉,称不答应就不走,还帮忙拉客、端茶、递水。没办法,三兄弟只好答应下来。
后来,三兄弟索性敞开大门,前后招收了十多个省市的60多个学徒,学费每人3800元。
今年8月,在汉读书的三个山西籍大学生在阿木的帮助下,在太原搞起了一家加盟店,每年交3.8万元的加盟费。9月份,河南也开了一家加盟店。还得从头学起
阿木说:“我们三兄弟都没什么文化,生意越做越大以后,感觉自己有很多东西不懂,什么都得从头学起。”
他说,大哥已经在杨汊湖开了家分店,他们还准备在武昌再开家大一点的店面,搞一个以牛系列为主的特色餐饮酒店。“过些时候打算把老三送出去培训”。
阿木猛吸了一口烟,吐出几个烟圈,意味深长地说:“听说艳阳天的余震彦以前也是跟我们一样苦,但他现在已经是湖北的‘餐饮大鳄’了……”15日晚,记者如约来到堤角阿木怪味牛骨店。店门口摆了约40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人。
程家三兄弟都不像生意人。大哥程书林,46岁,喜欢喝酒,酒后原本黝黑的脸上泛着红晕,让人觉得有点“憨”。二哥程书森,42岁,采访过程中一根接一根地点烟,少露笑容。三哥程书忠,36岁,微胖,戴副眼镜,说话的口气挺像个老师。当地人习惯称他们“大木”、“阿木”、“小木”。
· 从家族创业者到公众公司领导者
· 梁稳根:财富巅峰与性格基因
· 穷小伙三年老康发财日记txt走红
· 计算机教授从3万到200亿的创业故事
· 一个普通工薪族的创富之路
· 汪栋梁:玩“虚拟”赚“现实”
· “脚轮王者”方振华:只做行业最大
· 拖鞋王非洲卖拖鞋 每年进账800万
· 张寰:从电脑维修到“创业博导”
· 精品当作杂货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