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荡气回肠 刘家四兄弟的创业史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11:17: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许志强) -
与安徽年广久以及浙江步鑫生的跌跌撞撞相比,四川新津刘永好四兄弟的经营要稳健得多,规模效益也大得多。
说来悲惨,刘氏四兄弟出生的四川新津县古家村是出了名的穷村。民谣曰:“肖坝子,古家槽,烂泥杂草长齐腰。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
可偏偏刘永好的三哥陈育新1982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前夕对母亲说,毕业后要回乡当农民,搞养殖业。母亲望着这个从小因家境贫寒寄养陈家的三儿子,不解地说:“农村苦,你当了10 多年农民,还没当够?”
尽管陈育新毕业后到新津县农业局当了技术员,但他仍不死心。经过反复思考,1982年的一个星期日,他与老大刘永言(在成都一家军工企业计算机室工作)、老二刘永行(在四川从事电子设备设计)、老四刘永好(在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任教)一起,在老家的树荫下召开了刘氏家族历史上的“四方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刘氏四兄弟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艰难选择:全部辞职下乡搞实业。
刘氏四兄弟的资本是他们全都是大学生。家当么,他们四兄弟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财产,才筹集到1000元钱。
靠着这1000元钱,刘氏兄弟首先开发出了一套鹌鹑养殖繁育技术,摸索出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再用鱼粉养鹌鹑的生态循环养殖法。由此,他们生产的鹌鹑蛋每公斤成本和鸡蛋差不多。而当时,中国正流行吃鹌鹑蛋。
市场打开了。到1988年,刘氏兄弟创办的四川新津县育新良种场年产15万只鹌鹑,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了刘氏兄弟的企业之后,欣然题词:“中国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于是,刘氏兄弟的育新良种场改名为四川新津希望饲料厂。在他们的带动下,新津县创立了专业化的鹌鹑养殖业基地,到1993年,年产300万只鹌鹑,产值过亿,成为中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
刘氏兄弟开始谋划新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来饲料逐步占领中国农村市场,许多国内饲料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从养殖技术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刘氏兄弟,看好了市场含金量高的猪饲料市场,并投身于角逐之中。1988年,他们转型到饲料生产,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希望饲料研究所,聘请国内30多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科研人员,并与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他们还先后到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考察学习,引进相关技术,同时还邀请外国专家来企业交流指导,把世界最新技术应用到希望牌饲料的研制当中。几年之内,他们用于饲料研发的经费是1030万元,用于产品推广的经费高达 1200万元。1989年,希望牌1号猪饲料研制成功。由于这种饲料质量好、价格低,销售量终于超过了泰国与四川合资的正大牌饲料,跃居四川省第一。在这一年,他们还根据中国农村运输不畅、资金少、农副产品及青杂饲料种类繁多的情况,研制成功科技含量很高的浓缩型饲料“希望精”,当年投产产值就达2000多万元。1991年,仅有100多名员工的新津希望饲料厂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此后,“希望饲料研究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科研计划,获得国家级星火计划评比二等奖。饲料王国初显雏形。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刘氏兄弟的第二次创业高潮到来。他们先后推出30多种希望牌饲料,完成了新津县希望饲料厂第二期扩建改造工程,还在重庆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重庆希望饲料有限公司。这一年,刘氏兄弟的产业第一次分化为三个领域。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进军;老三陈育新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包括新津希望饲料厂和饲料研究所,并开拓房地产市场;老四刘永好与老二刘永行到各地发展分公司。
作为刘氏兄弟核心人物的刘永好,此时总结国内经济体制的利弊,提出了“国有私营,优势互补,共求发展”的思路,并开始新的试验。这就是,希望集团以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和资金入股,国有企业以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入股,双方合股建立新的企业,由希望集团派员工按照私营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施管理。通过合资、兼并国有企业变为混合经济的企业之后,企业活力增加了。一般情况下,两到三个月就可以赢利,两年就可以赚回一个新厂。
1993年3月投产的上海希望饲料公司当年产销希望饲料25000吨,产值3000 多万元,实现利税300多万元。同年5月签约、6月投产的南昌希望饲料公司,产量比原来增加三倍。仅南昌一方1993年12月一个月获得的利润,就超过了合资前一年的利润,被当地人称为奇迹。
1993年,希望饲料在中国西部饲料市场中占了绝对优势,并且在长江沿岸十几个城市打开了销路。这一切,对长江沿岸私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刘永好的思路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肯定,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希望模式”。
希望集团的发祥地古家村彻底翻了身,成为四川省首批亿元村。该村70 %的农民参与希望集团的各项事业,1993年全村工农业产值达2.65亿元,户年均收入 2万元,跃居四川省首位。古家村千年未有的大变化,在私营企业家刘氏兄弟的努力下实现了。
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新津县在古家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私营企业为依托的私营经济开发试验区——希望城。上海市政府也于1993年7月在上海嘉定希望公司所在地建立了中国第二座希望城——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并聘请刘永好为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名誉董事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希望集团在各地建立了12家独资、合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产值高达15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越南、韩国等地。希望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饲料王。
1996年,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刘氏产业的第二次分化。这一年,新希望集团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资本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民生银行,并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刘永好连续两届出任该银行副董事长。1998年,民生银行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功。
1998年,新希望集团改制为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交所上市成功。2002年,公司总资产达14.5亿元,位居上市公司50强中的第38位。
新希望集团由最初的小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由最初的只从事养殖业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经营,从一个侧面刻画出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年轮。
改革开放前,禁止、取缔私营企业,刘氏兄弟没有创办私营企业的希望。改革开放初期,允许试试,但限制甚多。私营企业能够从事的只有商贸、轻工业加工以及一些农业产业。新希望正是从这里起步的。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私营企业现在成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限制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过去私营企业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开始向复杂敏感的领域投资与发展。新希望也正是如此。
刘氏兄弟的创业奇迹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出生于1951年9月30日的刘永好,在1993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并出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
刘氏兄弟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中国私营经济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实现了大突破。
· 痛苦是一种养分
· 华中眼镜批发市场
· 传奇投资人朱敏之子朱磊的创业之路
· 义乌商人绝对牛,立志清洁全球!
· 生产玻璃器皿打入欧美主流市场--邹仲华创业记
· 一个贫寒农家女的深圳传奇创业路
· 27岁年轻人 修笔记本赚大钱
· 机器人“三剑客”:一时得失不重要
· 全聚德:历久弥新
· 为我爱的人开创了甜蜜的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