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职介自称编辑专骗大学生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19:45: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欧然)


  • 近期本报接二连三接到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多位大学生的投诉,称有房屋租赁信息部向他们提供假的就业信息,以骗取信息服务费,因为生活费屡屡被骗,令他们苦不堪言。对此,记者扮成学生历时两个月,对被骗同学反映的中介所进行了暗访。

    ◆知名杂志校对活被学生承包

    早在10月9日,就有中医学院的同学打来电话说,她在一家房屋租赁信息部租房时,一位杜经理说可以给她介绍帮杂志做校对工作,每本杂志4万字,以每万字150元计酬,而且可以把杂志带回学校做,但要先交100元的信息费。这位女同学说,杜经理介绍的是《中国新闻》杂志社校对工作,只要交钱,马上就可以工作。

    10月10日上午,记者赶到这家位于长江西路与梅山路交叉口附近的信息服部时,却没有找到人。但据该信息部的工作人员讲,确有杜经理这个人。12月5日,记者又来到该信息部,终于见到了杜经理。但杜说,《中国新闻》杂志的校对工作已经被三联学院4名刚毕业的女生以每月4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如果要找工作,他可以介绍另一家杂志做校对。

    “其实我就是《中国新闻》杂志社安徽分社的编辑,今年分社的社长还给我打电话,叫我当副社长。”为消除记者的疑虑,杜经理侃侃而谈。“我在合肥还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资产有60多万。”

    而记者在该信息部看到一本2004年11月7日出版的《中国新闻海外版安徽专辑》的杂志,随手打开一页,记者发现这一页最少也有10处错误和错字,而空白页和总协定的歪斜页更是比比皆是。趁杜不注意的时候,记者悄悄记下杂志最后一页上面的杂志社电话。

    ◆货运公司承接杂志校对

    记:“另一个杂志社在哪里?”

    杜:“在双岗,坐126路能到。”

    记:“是什么杂志?”

    杜:“是瑞星(音)集团,什么杂志他们那里都有。”

    记:“你带我们先去看看吧?”

    杜:“你们先把服务费交了。”

    记:“我们都是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杜:“我读过大学,我理解,那就收你们一半吧,两个人交70元就行了。”

    记:“能不能保证找到工作?那边不会再收押金吧。”

    杜:“不会收押金,我和他们经理很熟,那边的活很多,一个人一周保证能赚150元以上。”

    记:“瑞星集团在双岗哪里?”

    杜:“你们坐公交车到双岗站下,打他们丁经理的电话就行了。”

    交了钱记者要杜开个收据,只见杜随手拿出一沓“记帐凭证”草草地也下了“信息服务费柒拾元整”的白条,记者要求下,杜才给盖了一个“合肥市宏远信息服务部”的章。接着杜又写了一张介绍信,并写下了丁经理的电话。记者看了介绍信发现并没有讲明介绍什么工作,“不用写,我给丁经理打个电话说一下,绝对不会有问题。”杜说。

    当天下午2点多钟,记者出了信息部直接来到双岗,拨通丁经理电话,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接的。

    记:“丁经理吗?我们是杜经理介绍来做杂志校对工作的大学生。”

    对方:“丁经理开会去了,得等他回来才能给你们安排,你们明天再来吧。”

    记:“我们都到濉溪路与荣事达大道交叉口了,不知道怎么走。”

    对方开始不愿意说,因为记者坚持,说了一句建设银行旁边就挂断了电话。但记者来到建设银行旁边,并没有找到瑞星集团公司,只好再次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这一次是一个女同志接的。对方并不知道有杂志校对工作的事,并把丁经理的小灵通给了记者。拨通了小灵通,没想到丁经理没等记者说完,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明天再来!”就挂掉了。记者不甘心,在一幢居民楼三楼打听时,记者看到了一个宏瑞货运公司的红牌匾下面所写的电话就是丁经理办的公司的,于是记者就来到这家货运公司。

    “那个人不在,你们明天再来。”丁经理见到记者就不耐烦地说。

    记:“那个人是谁?刚才还有人说要等你开会回来才能介绍工作,让我们明天再来找谁?”记者拿出杜经理写的介绍信。“杜经理让我们找你,那个人不是我要找的。”

    丁见记者不肯走,转身走进另一个房间。记者看到,这个十几个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却放着两张赌桌,十几个人正围坐一团,其中一桌的桌面上还放着厚厚一沓赌资。随后从这个房间走出一位女士,她看了记者的介绍信说,信上没有写具体要介绍什么工作,而给人介绍校对工作也是半年前的事了,现在不介绍这个工作。待记者拨打杜经理留的手机号时,早已停机。

    ◆杂志社澄清事实

    事后记者按杜经理办公桌上放的那本《中国新闻》杂志上的电话进行了拨打,结果是个空号。而记者随后对几个房屋租赁信息部进行调查发现,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昨天中午,记者联系上《中国新闻》杂志社编辑部,一位吴姓工作人员证实,该社并没有这个叫杜某某的编辑,也没有出过“海外版安徽专辑”。而他们杂志社的校对工作一直都是由专人进行的,从未被几位学生承包。